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重修東柵門樓捐題碑記拓本

本物件為西元1900年(光緒26年)東柵門重建紀事,開列捐款者與金額,以垂久遠。落款年代為「光緒二十六年」,允為特例;因西元1895年(光緒21年)臺灣割讓予日本,尚記清代年號,尤顯該莊懷思故國,忠義之情未減。清代臺灣屢生民變,如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等反清事件,正如俗諺所云:「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清廷於平亂之際,善於運用地方力量,尤其省籍對立的情緒,如閩亂粵助。臺灣南部的六堆客莊組織粵籍民團,協助官方,並衛鄉里,故常獲頒「褒忠」、「懷忠」的旌額,表揚忠義精神;殉難者則入祀「義民廟」、「忠義亭」,得享香煙。六堆各莊常設隘門,以為地方防衛。新北勢莊原設隘門四座,創建年代未詳;今日僅存東柵門,額書「褒忠里」,二側各有一個銃孔,猶見昔日守望相助的遺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不詳
  • 日期
    年代: 1900~190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