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菼社詩稿乙批

本物件為菼社詩稿乙批,共57張。第1張封面,白色4孔線裝,右上題有「大正拾貮年度」,左側題有冊名「菼社吟草 前茅一覽」等字樣。內容為收錄菼社第1期至第12期社員於詩會擊鉢吟、課題等詩作。 第2張至3張,右題「大正拾貮年第四回總會擊鉢吟」,以「訪僧(限先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張新鶯君評選,排名分五等:「元、眼、花、胪、翰」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啓塞、厭濁、應谷、竹崖、夢蕉、和衷、逸陶、木德;含新鶯示範,共11首。 第4張至5張,右題「第壹期擊鉢吟」,以「武士(限蕭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張新鶯評選,排名分五等:「元、眼、花、胪、翰」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厭濁、逸陶、啟塞、英宗、夢蕉;含新鶯示範,共11首。 第5張至6張,右題「第壹期課題」,以「春晴 (限微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張麟書先生評選,排名分「壹、弍、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耀南、啟塞、厭濁、步雲、夢蕉、瑞光、擎宇,共10首。 第7張至8張,右題「第弍期擊鉢吟」,以「畫虎 (限肴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張麟書先生評選,排名分「壹、弍、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厭濁、啓塞、新鶯、擎宇、英宗、逸陶;共10首。 第8張,右題「第弍期課題」,以「留花 (限微魚虞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張麟書先生評選,排名分「壹、弍、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英宗,共3首。 第9張至10張,右題「第參期擊鉢吟」,以「泛舟 (限豪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江藻如先生評選,排名分五等:「元、眼、花、胪、翰」名次;得名創作者有:英宗、竹崖、擎宇等;共10首。 第10張至11張,右題「第叄期課題」,以「惜春 (限魚虞齊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壹、弍、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元亨等,共10首。 第12張至13張,右題「第四期擊鉢吟」,以「聲 (限歌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張新鶯君評選,排名分「壹、弍、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厭濁、夢蕉等;含新鶯示範,共11首。 第13張至14張,右題「第四期課題」,以「電扇 (限虞齊佳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壹、弍、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厭濁、潔如等,共10首。 第15張至16張,右題「旧曆五月初五日臨時擊鉢吟」,以「端午即事 (限麻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江擎宇君評選,排名分五等:「元、眼、花、胪、翰」名次;得名創作者有:竹崖、厭濁、新鶯、英宗等,含擎宇示範;共14首。 第17張至18張,右題「第五期課題」,以「觀蓮 (限齊佳灰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江藻如先生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英宗、元亨、厭濁等,共10首。 第18張至20張,右題「第六期擊鉢吟」,以「蟬聲 (限陽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羅維屏先生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鳴皐、新鶯、厭濁等,含擎宇示範,共15首。 第20張至21張,右題「第六期課題」,以「新秋 (限佳灰真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新鶯、元亨、厭濁等,共10首。 第22張至23張,右題「第七期擊鉢吟」,以「飛行機 (限庚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張新鶯君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英宗、夢蕉等,共10首,另附一首。 第23張至24張,右題「第七期課題」,以「鄭成功 (限灰真文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英宗、厭濁、擎宇等,共10首。 第25張至26張,右題「第八期課題」,以「貂蟬(限真文元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木□、步雲、英宗等,共10首。 第26張至27張,右題「旧厯九月初弍日臨時擊鉢吟」,以「鞦韆(限支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李啟塞君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夢蕉、和衷、應谷等;含啟塞示範,共12首。 第28張至29張,右題「第九期擊鉢吟」,以「酒家(限青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李啟塞君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厭濁、英宗等;含啟塞示範,共13首。 第29張至30張,右題「第九期課題」,以「早梅 (限文元寒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厭濁、竹崖等,共10首。 第31張至32張,右題「旧厯拾月初拾日臨時擊鉢吟」,以「海棠(限支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廖省吾先生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應谷、和衷、啟塞等,共10首。 第32張至33張,右題「第拾期擊鉢吟」,以「紙鳶(限蒸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江擎宇君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和衷、新鶯、竹崖等;含擎宇示範,共13首。 第34張至35張,右題「第拾期課題」,以「蓄音機(限元寒刪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應谷、新鶯、和衷等,共10首。 第35張至36張,右題「第拾壹期擊鉢吟」,以「画眉(限尤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廖和衷君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應谷、英宗等;含和衷示範,共11首。 第37張至38張,右題「第拾壹期課題」,以「織婦(限寒刪先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竹崖、厭濁、擎宇等;共10首。 第38張至39張,右題「第拾弍期擊鉢吟」,以「賣花聲(限侵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江擎宇君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和衷、厭濁、英宗等;含擎宇示範,共13首。 第40張至41張,右題「第拾弍期課題」,以「新竹(限刪先蕭三韻)」題目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一、二、三…」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夢蕉、元亨、步雲等,共10首。 第41張至42張,右題「大正拾参年旧厯元月十二日為歡迎 鄭作型先生而開臨時擊鉢吟會」,以「春雨(拈先韻)」首題進行創作,由詞宗鄭作型先生評選,排名分五等:「元、眼、花、胪、翰」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和衷、擎宇、應谷等;含鄭作型擬作,共12首。 第43張至44張,以「春酒(拈□韻)」次題進行創作,由詞宗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逸陶、竹崖、啓塞等;含鄭作型擬作,共12首。 第44張至45張,右題「附第三期課題」,以「雨雲(鳳頂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啓塞、新鶯、竹崖等,共10首。 第45張至46張,右題「附第四期課題」,以「見聞(魁斗或蟬聯無拘)」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黃竹崖君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逸陶、竹崖等,共10首,另附例外一首。 第46張至47張,右題「第五期擊鉢吟」,以「流水(鳳頂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厭濁、擎宇、新鶯等,含竹崖詩作,共14首。 第47張至48張,右題「附第五期課題」,以「花月(鳶肩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江藻如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英宗、新鶯、啟塞等,共10首。 第48張至49張,右題「附第六期課題」,以「寒暑(蜂腰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羅維屏先生評選,排名分:「池、塘、春、草、夢」與「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逸陶、和衷、厭濁等,共10首。 第49張至50張,右題「附第七期課題」,以「秋水(鶴膝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厭濁、竹崖、啟塞等,共10首。 第50張至51張,右題「旧厯八月廿三日在上池醫院雅集」,以「西風(魁斗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廖掬友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啟塞、厭濁、竹崖等,共10首。 第51張至52張,右題「附第八期課題」,以「松竹(鳧脛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啟塞、擎宇、英宗等,共10首。 第52張至53張, 右題「附第九期課題」,以「春雨(雁足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竹崖、啟塞等,共10首。 第53張至54張,右題「附第拾期課題」,以「牡丹(合詠格無嵌字)」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竹崖、和衷等,共10首。 第54張至55張,右題「附第拾壹期課題」,以「蜂、虎(分詠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逸陶、竹崖、大耀等,共10首。 第55張至56張,右題「附第拾弍期課題」,以「納梅(蟬聯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黃丕承先生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竹崖、大耀、元亨等,共10首。 第56張至57張,右題「大正拾参年旧厯元月拾六日夜」、「為惜別 新鶯君旋」椊而設祖餞順開擊鉢吟會以誌之」,以「山水 (鳳頂格)」為題之詩鐘遊戲型態進行創作,由詞宗張新鶯君評選,排名分:「元、眼、花、胪」與「五、六、七…」名次;得名創作者有:擎宇、竹崖、雁濁等;含新鶯詩作,共12首。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新鶯等11人
  • 日期
    年代: 大正拾貳年度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