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

許惠卿,臺灣玻璃藝術家,尚格玻璃設計公司設計師。 本件作品以藍色半透明玻璃為媒材,形象地呈現冰山融化的情景。此作品由創作者精心雕刻,展現了冰山解構後的紋理和細節,讓觀者能夠直觀感受到冰塊在熔化過程中的變化。藍色玻璃的選擇不僅模擬了冰雪的顏色,也強調了作品的冷冽感和環境議題的緊迫性。〈+-2℃〉的設計靈感源於對全球氣候變遷的關切,特別是冰山融化對海平面上升和生態系統的影響。作品的名字象徵著全球氣溫上升的關鍵變化範圍,並提醒人們注意即使是微小的溫度變化,也可能帶來深遠的環境影響。這件作品不僅是對冰山美麗與脆弱的描述,也是對我們當前環保問題的深刻反思。〈+-2℃〉透過玻璃的透明性和細緻的工藝,巧妙地將藝術與環保意識融合,呼喚觀者對氣候變遷的關注,並激勵大家對環境保護採取行動。玻璃實心雕塑的創作過程通常從設計階段開始。藝術家會根據構思,設計出雕塑的外形和細節。這個設計可以是手繪草圖,也可以使用數位軟體進行建模。設計階段確定了雕塑的形狀和尺寸,為接下來的製作過程奠定了基礎。接著,藝術家會選擇適合的玻璃材料。這些材料通常包括玻璃塊或玻璃棒等,這些原材料需經過特殊處理,以便於後續加工。玻璃材料的選擇會影響最終雕塑的顏色、透明度和質感。在製作過程中,藝術家會使用高溫熔爐將玻璃加熱至熔融狀態。熔融玻璃被倒入預先準備好的脫蠟模具中,或由藝術家手工塑形。這一步驟需要精確控制溫度和時間,以確保玻璃的流動性和最終質量。玻璃冷卻後,藝術家會進行雕刻和打磨,以達到預期的形狀和表面效果。這些工藝技術可以包括手工雕刻、磨砂、拋光等,以展示出玻璃的光影變化和細節紋理。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許惠卿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