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愛相隨

林瑤農,1963年出生於臺灣,新竹市著名玻璃工藝家,現任玲瓏窯玻璃工藝有限公司創辦人。自幼被母親帶回家的竹南玻璃廠瓶瓶罐罐所吸引,逐漸對玻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學時期進入玻璃廠打工,從此展開了對玻璃技術的學習之路。在前輩的指導下,他成立了個人工作坊,設計並自建了所有設備,包括獨立式爐灶、退火爐等,掌握了口吹、機壓、拉絲與切割等多種玻璃技法,並遠赴義大利學習不同工法,創造出具有個人特色的玻璃藝品。1988年,林瑤農成立了隆泰玻璃工藝有限公司,初期只有八名員工,後來發展到擁有一百多人,能夠承接歐美公司的OEM訂單。然而,隨著市場的變遷,他決定將玻璃商品轉型為創作玻璃藝術品。2008年,他重新改組成立重昇玻璃工藝有限公司,2013年公司更名為玲瓏窯玻璃工藝有限公司,由子女接手,致力於玻璃藝術創作與技藝傳承。林瑤農帶領著子女及團隊專注於玻璃創作,透過玻璃融漿熱塑法,獨創以坩堝窯爐玻璃漿吹製及實心手工拉製,結合不同係數玻璃材質配色,在1350°C高溫下創造出各種不同風格的藝術品。他的作品以擬態動物為主題,融貫中西技法,展現出臺灣本土特色的玻璃工藝。 本件作品是玻璃實心雕塑,其過程是一項精細而富有創造力的工藝。首先,作者將玻璃原料在窯爐中加熱至約1350°C,使其成為熔融狀態。接著,使用長金屬棒將熔融玻璃取出,並逐步添加更多熔融玻璃以形成所需的體積。作者會不斷旋轉金屬棒,並使用各種工具如鑷子、剪刀和木製模具來塑形,確保玻璃均勻分佈且保持對稱。為了創造更複雜的形狀,他們會反覆加熱和冷卻玻璃,並進行多次塑形操作。這一過程要求極高的精確度和耐心。完成主要形狀後,作者會進一步雕刻和打磨細節,使用金屬工具或鑽石工具來細緻地修整表面。最後,玻璃雕塑需要在退火爐中逐漸冷卻,以消除內部應力。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林瑤農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