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夢幻舞者

許源榮,臺灣玻璃藝術家,從17歲開始在鶯歌玻璃工廠學習陶瓷石膏模技術,逐步發展出獨特的玻璃工藝技法。在1980年代全球石油危機的影響下,臺灣百業蕭條,許源榮的玻璃工藝品生意也大受衝擊,但他另闢蹊徑,轉向藝術創作,開啟了新篇章。許源榮從玻璃工廠起步,精湛技藝迅速讓他在業界嶄露頭角,面對經濟困境,他自行接單生產,成為竹塹玻璃業的一方之霸。隨著1988年玻璃藝術在臺灣的興起,許源榮轉向玻璃藝術創作,特別是細膩的「拉絲編織法」,使他的作品如〈大帆船〉、〈山茶花〉、〈風城米粉情〉等,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許源榮的創作靈感源於自然與生活,他將大自然的美與地方文化結合,透過玻璃的剛脆和纖美,創作出獨具匠心的藝術品。他的作品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文化的象徵,如〈舞韻〉、〈海中精靈〉和〈鼠來寶〉等,每件作品都融入了他的觀察和創意,展現了他對玻璃藝術的熱愛與執著。 本作品名稱為〈夢幻舞者〉,利用燈工作業的烤彎以及拉伸的技巧,以各種不同顏色的線條暗示著各種不同的舞者的感覺。本件作品底座為藍色透明玻璃,亦為利用烤彎技巧取得一個絕妙的平衡,然後融合上透明底色的玻璃,透明色的玻璃利用拉伸,延伸出兩個人共舞的意象,此後再外加6種顏色各種不同的拉伸技法的玻璃條。本作品技巧在於如何拉伸這些不同的玻璃條同時讓他們還可以互相交錯以及纏繞。 玻璃燈工作業是利用火焰和高溫將玻璃棒或玻璃管加熱到熔融狀態,然後通過吹氣、拉伸、捏塑等技法,製作出各種形狀的玻璃藝術品。這需要精確控制火焰溫度和玻璃熔融程度,以便在高溫下快速塑形並保持玻璃的透明和光澤。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許源榮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