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凝音回旋

玻璃工藝創作「凝音回旋」,主題是透過四方格內的多重符號,有意傳達無止盡的音樂旋律和樂章,作者為藝術家陳志芬。首先從玻璃工藝的類型來看,作品主體是先經冷端加工處理,再經熱端加工的窯燒熔合玻璃,最後加上木框等複合媒材的裝置,其工序工法如下: 第一、在冷端加工處理的前置作業,先行繪製四款設計圖,包括兩個圓形、兩個方形的構圖。再依照設計圖所需,裁切兩片圓形、兩片方形的透明平板鈉玻璃,作為熔合玻璃的底板,以及無色透明、深藍與淺藍色、綠色、褐色、黃色等的色塊與碎片、顆粒。本作品使用的是美國Spectrum玻璃廠製造的彩色平板玻璃,膨脹係數為96×10-7。 第二、接著分別依照設計圖,將裁切好的各色玻璃色塊與碎片、顆粒,依序重疊排列在兩片圓形、兩片方形的透明玻璃底板上,完成配色與表面質感肌理的裝飾加工設計。再將之移到已鋪上隔離紙或塗上隔離劑的棚板上。 第三、接著進行熱端加工的窯燒作業,將前述冷端加工處理完成的平板玻璃及表層玻璃裝飾,移置到窯爐中就緒之後,即關閉窯門、設定燒成溫度,正式啟動開關進行燒窯作業。在過程中因上下層的玻璃遇熱熔融,舖放在上層的彩色玻璃顆粒、玻璃片等,也因此與下層的底板整個熔合成為一體。 第四、待熔合玻璃經過徐冷降溫之後,將每一片完成的窯燒成品,固定在業已釘製完成木框上,在位置的安排上是採取方形與圓形做上下錯位的重疊。 論及作品的主題「凝音回旋」,即是作者將時間性的音樂,化作為視覺性的符號與圖案,再經過裝置性的設計之後,營造出神秘卻帶有旋律的抽象意境。有關作者陳志芬苗栗縣竹南鎮人,國立臺北師專(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科畢業,於新北市秀朗國小擔任音樂老師,其後又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同時也是跨越音樂、繪畫與玻璃藝術的多元創作藝術家,除了定期舉辦油畫個展之外,其玻璃創作也曾榮獲「金玻獎」複合媒材類第一名。由於特殊的背景與才藝天賦,其玻璃藝術創作融入音樂的旋律和繪畫的元素,展現在窯燒玻璃各式各樣的熔鑄技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