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頻動之間

楊奉琛是臺灣著名的玻璃藝術家,以其創新的玻璃雕塑和設計聞名。他在玻璃藝術領域的作品融合了現代設計理念和傳統工藝技術。這些作品展現了他對光線和透明度的深刻探索。楊奉琛曾在多個國際藝術展覽中展出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僅在臺灣受到高度評價,還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認可。 本件作品為利用波動的概念,以一塊偏綠色的玻璃,同時以曲形的形狀,表現出波紋的概念,兩側則為偏綠的青銅。本件波紋的概念應利用三塊複合媒材的玻璃與青銅互相對應,並產生出波動地震的感覺,進一步強化觀眾對於波動的印象,非常符合主題。 本作品無論是玻璃的部分還是青銅的部分,都是透過鑄造技術完成的。本作品的造形簡潔,不必透過脫臘鑄造技術,而是採用黏土原型耐火石膏模鑄造即可。首先以黏土滾壓成厚土板,再進行曲線切割成三塊,並分別翻製成耐火石膏模,待耐火石膏硬化後,分別將黏土挖出,完成鑄造模具的製作。接著在中間的模具內填入透明及綠色的鉛玻璃鑄料後放窯爐中燒製, 透過窯爐的溫度控制,使得鉛玻璃鑄料在高溫中(大約850°C至900°C之間)熔融,填滿耐火石膏模具,待徐冷(緩慢降溫)後,取出並拆除耐火石膏,再經過酸拋光,以及研磨拋光後完成玻璃的脫臘鑄造。 另外兩側的耐火石膏模具則是透過重力鑄造法,在重力壓鑄過程中,熔融金屬藉由重力從坩堝倒入模具中,冷卻後成形,再進行研磨拋光與銅綠的表面處理。以上三塊一組的複合媒材作品,安置於一塊黑色石材上,增加作品的安定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楊奉琛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