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藍色的漩渦

竹塹玻璃協會創會長蔡松平,從事玻璃藝術創作數十載,不停地思考著令人耳目一新的創作,追尋著新穎的表現手法和成型技巧。蔡松平擅長窯爐徒手吹製技法創作,玻工館收藏他的諸多作品,不論大小皆為一體成形。 本件作品為蔡松平早期的作品,他早期作品以簡單一體成型的吹製作品為主。〈藍色的漩渦〉為相對上小巧而簡單的作品,運用藍色螺旋弧線呈現出水中藍色漩渦的概念。 本作品基底顏色為透明無色,並未加上其他層次的顏色,其利用透明玻璃的透過光,最外層有厚度的藍色的螺旋狀條紋,是透過熔著技術加上去的,因此本作品名為〈藍色的漩渦〉。 本作品的製作步驟為首先,玻璃原料在坩堝窯爐中被加熱至約1350°C,使其變成膏狀,待降溫至1150°C後,將金屬吹管一端伸入熔融玻璃中,並捲起適量玻璃膏,從吹管另一端向玻璃內部吹氣,吹出小泡,再捲起適量玻璃膏,吹大球體後加熱,以工具整形成所需的形狀,經架橋、切斷瓶口、開口整形、熔著藍色玻璃膏於瓶身,再經切斷架橋、放入徐冷爐中徐冷,待徐冷後研磨拋光底部完成作品。作品吹製完成後,放進徐冷爐的目的是進行緩慢降溫,以消除內部應力,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破裂。因此必須控制溫度,徐冷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溫度和時間,以確保玻璃的穩定性。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蔡松平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