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梅花

黃安福,於1987年開始投入個人藝術玻璃的創作, 並積極參與各項工藝之展出, 2000年以後多元化發展進軍國際玻璃藝壇,培育高中大專玻璃藝術人才,創立「安福玻璃雕塑室」,位處著名觀光景點古奇峰旁,2019年逝世。 本系列作品以燈炬作業的拉絲技巧以及實心玻璃熔融製成,將梅樹以及竹葉、梅花等細節逐一製作出來,做工精細。 本件作品是以燈炬作業的拉絲技巧製成,將梅樹以及梅花等細節逐一製作出來,是松竹梅的「梅」。製作步驟如下所示。熔融玻璃:將石英砂、碳酸鈉、石灰石等原材料混合後,在高溫爐中熔融,形成玻璃膏。熔融溫度通常在1700℃左右。熔融池:熔融的玻璃膏被導入一個特殊設計的熔融池,這個池子的底部有許多小孔,稱為拉絲模(bushing)。拉絲模:熔融玻璃膏從拉絲模的小孔流出,形成細長的玻璃絲。小孔的尺寸和形狀決定了玻璃絲的直徑。冷卻:剛剛從拉絲模流出的玻璃絲非常熱,必須迅速冷卻以固化。通常,冷卻過程使用空氣或水。牽引:固化後的玻璃絲被牽引裝置拉長,並控制其直徑和長度。牽引速度和拉絲模的孔徑一起決定了最終玻璃纖維的直徑。捲繞:拉伸和冷卻後的玻璃纖維被捲繞在捲筒上,準備進一步加工或直接使用。質量控制:在整個製造過程中,需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以確保玻璃纖維的直徑均勻、無缺陷,並符合設計要求。玻璃拉絲技巧的關鍵在於精確控制玻璃膏的溫度、流速、冷卻速度和牽引速度,以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和一致性。這種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製造光纖、隔熱材料、增強塑料等產品。 本作品難度甚高的技法在於熔合許多梅花等細節,這些細節皆需要仔細計算膨脹係數,並且經過穩定的徐冷程序,或許有一些熔合的梅花會在過於快速的徐冷程序中裂開,功虧一簣。這件作品正是作者展現耐心一一熔合梅花,以及細算膨脹係數使其不龜裂的工法所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黃安福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