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泥塑(剪黏)和尚

本文物為泥塑(剪黏)和尚,形象為和尚盤腿,額上有皺紋紋路,頭頂點戒疤,兩手放於腿上,胸前袈裟上有圓型圖案,除臉蛋成酡顏色,通體為土黃色。剪黏人像常設置於寺廟屋頂和屋簷處,作為裝飾。其製作是先以鐵絲紮骨架,再用灰泥塑造雛形,最後利用破碎的瓷片或碗片,把材料修剪成需要的形狀,再黏貼在塑造好的形體上,是一種先剪後黏的嵌鑲式浮雕。 剪黏亦稱嵌瓷,流行於日治時期,台灣早期的廟宇裝飾。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日治時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宜蘭博物典藏網/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