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梁小鴻《紀念書冊》

"本件為梁小鴻教授逝世後,治喪委員會印製之紀念書冊。本件採書冊形式、彩版印刷。封面、封底為酒紅色底,書名為《永遠懷念梁教授小鴻先生》,內頁則包含梁小鴻教授彩色遺像、生平事略、輓聯、弔唁信函、梁教授生前墨寶、油畫作品等。 此書冊應為治喪委員會提供參與喪禮之親友悼念、緬懷梁小鴻教授之用,除含有紀念意義外,亦提供後人得以了解梁小鴻教授的生平事蹟。事略中,可大致掌握梁小鴻教授過去的生涯發展,包括從學於上海中華職業學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以奠定其發展基礎;及其在受到近代中國動盪時局影響下的顛沛際遇。其次則為梁教授遷移來臺後,對於府城地區,乃至於臺灣社會在繪畫、國劇領域的深耕與影響。梁小鴻教授(1913-2002),原名梁錫麟,祖籍蘇州,十二歲後於上海市成長。先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高級商科,後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攻讀西畫系,師從劉海粟,以第一名之姿畢業任上海美專助教一職。中日戰爭期間,轉往臨時首都重慶,於中國航空公司擔任會計員。1949年舉家遷入臺灣臺南,於1957年應臺灣省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聘任教授繪畫。其間亦曾兼任成大總務長、工程科學中心秘書、航太中心秘書等職位,於1979年自成大退休。 成功大學的國劇社於1948年由工學院的趙少鐵、胡成章教授創立。1957年梁小鴻教授(1913-2002)進入成大建築系任教後持續推展成大國劇社,同時曾先後於台南市省女中、台南縣遠東工專甚至台東大武國小等校指導國劇。並自1977年起主持省立台南社教館凱聲國劇社教學。梁教授於十八歲初聆聽梅蘭芳、馬連良等名伶唱腔後,即對國劇酷愛,進而精研梅派唱腔,亦能自製簡譜以記唱腔,連文武場面之伴奏亦多無師自通,上台主要演出青衣、次為花旦與刀馬旦。其對戲曲的熱愛,除了親身參與演出外,過去也是指導成大國劇社的兩大支柱之一(另一位為成大中文系謝一民教授)。"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200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