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東亞戰爭紀念報國葉書

此為曾欽錫父親-曾福田收藏之日治時期全套「大東亞戰爭記念報國葉書」,葉書即明信片。從包裝上可以得知此為遞信省發行、內閣印刷局製造之第一輯戰爭紀念明信片,內含日文說明書和三張附郵票明信片,當時售價為:「賣價金參拾錢,內(含)國防獻金拾錢」。而三張明信片分別為1.ハワイ真珠湾強襲、2.香港黃泥涌高射炮陣地奪取,3.シンガポール英軍の降服。說明書上印有對三張明信片的簡略說明,其內容簡譯如下: 「一、夏威夷珍珠灣強襲 圖為國民銘記之昭和十六年十二月八日拂曉,於太平洋最大的美國海軍基地夏威夷珍珠灣內的福特島飛行場強襲時,我國海軍航空部隊第二次爆擊決行瞬間的描繪。 二、香港黃泥涌高射砲陣地奪取 昭和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在英國蠶食大東亞的基點,香港的一角,在可遠望南支那海水平線的渣甸監視山後方,黃泥涌峽谷地帶為敵人高射砲陣地,此圖為描繪當時皇軍奪取陣地時進行猛攻的場面。 三、新加坡英軍的降伏 此圖為描繪英國百年來侵略東亞的牙城新加坡陷落時,昭和十七年二月十五日午後六時四十分英國馬來軍指揮部一行人在威武的我軍面前舉白旗投降。 右前方開始為司令官Percival中將、參謀長Torrance准將、日本方杉田參謀、菱刈通譯、持英國旗者為馬來軍軍政部長Newbigging准將、通譯Wild少佐」 曾欽錫,大正8年(1919)出生,臺南州台南市人。昭和九年(1934)從臺南州寶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於昭和14年(1939)進入臺南州立臺南專修工業學校土木科就讀,為該校第二屆學生。昭和16年(1941)於南專工畢業後,進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屏東本社(即今屏東糖廠)農事部土木水利課擔任土木技術員製圖手。昭和19年(1944)由於家事之故,於臺灣製糖離職,回到臺南進入臺南州立臺南工業學校(即今臺南高工)擔任土木科助手。民國36(1947)改入財政部臺灣鹽業管理局服務。民國43年離開臺鹽改任臺南市自來水廠擔任課員,後陞任至管理師間東區服務所主任,於民國70(1981)退休。 曾欽錫的父親-曾福田,生卒年與生平事蹟不詳。曾於大正14年(1925)由臺灣總督府任命,臺南醫院聘僱為「臺灣國勢調查」調查員。民國50年(1961)行政院曾聘僱其為臺灣省衛生處視察一職。 「大東亞戰爭」是日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遠東和大平洋戰場的通稱。該名詞始見於於昭和16年(1941),其目的是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不過「大東亞戰爭」在日本戰敗後被視為戰時用語因而禁止使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42~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