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盟總佔領日本時期製「HEMMI公司SUN」竹製計算尺組

本藏品為臺灣省立工學院王石安院長捐贈之日本製「HEMMI公司SUN」竹製計算尺組,以運算對數、三角函數等為主要用途,共含計算尺一件與黑色硬紙盒一件;本件特別處為具有兩個可滑動游標(通常只會有一個),且游標上刻有MADE IN OCCUPIED JAPAN,可判斷此計算尺為盟總佔領日本時期(1945-1952)所生產。 本件計算尺雙面皆有標尺,上、下長板以L型金屬片鎖定,中間為可移動式滑尺;雙面皆有游標,為帶金屬框之透明玻璃片於四邊角由螺絲鎖於竹片上,包覆計算尺本體,側邊刻有黑色公司商標、型號與生產地等資訊。材質以孟宗竹底包覆假象牙製成。外盒為硬紙質設計,並印有銀色逸見公司SUN商標與「HEMMI BAMBOO SLIDE RULE」字樣;王石安院長於紙盒內側留下「民國39年購於台南工學院 石安」黑色字跡。 計算尺大約發明於1620-1630年代,最初由英國數學家Edmund Gunter發明單個對數刻度的計算工具,後經William Oughtred於1632年組合兩把甘特式計算尺,而被視為現代計算尺的原型。19世紀末期經法國砲兵中尉Amedee Mannheim引入改良版計算尺並使用於工程用途後,而逐漸被廣泛運用;1950-60年代計算尺一度成為現代工程師的必備工具與象徵。計算尺可說是一種類比計算機,通常由三個互相鎖定的有刻度的長條尺和一個滑動窗口(稱為游標)組成。在電子計算機出現前被使用,可以使用在加減乘除、指數、對數、平方根等數學計算。不過計算尺於1970年代後,因電子計算機快速發展而被取代。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5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