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微量天平

微量天平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此為本校物理學系之微量天平,由美國費雪科學公司生產。其造型特徵分兩部分,外玻璃罩邊鑲金屬框,正門做上下滑蓋式,玻璃罩左側玻璃貼有美援(U.S. Aid)貼紙。底座為黑色塑膠檯面,檯面下方有一個調節旋鈕與機關按鈕,並黃銅螺旋三足。罩內頂部有一可滑動橫桿,上有一針鉤可觸動橫梁尺標。罩內天平呈T型,中柱上方有一細長指針,橫樑兩側懸掛提樑式秤盤,天平原作前方有一個尺標立板與小水平儀。天平後方有一活動式結構,可持托秤盤。尺標板「FISHER SCIENTIFIC CO./ MADE IN U.S.A.」,玻璃罩上貼有美援貼紙。此應為臺灣省立工學院至省立成功大學時期,實驗課程使用之教學器材。其也是美援時期高等教育機構交流的重要見證。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戰略及國際局勢考量,實行援助西太平洋島鏈諸國的外交政策,以防堵共產勢力的擴張,臺灣即為當時美援計畫實施的對象之一,1952-1965年美國普渡大學與臺灣省立工學院(成大前身)合作,派遣資深教授來台輔助規劃公學教育及研究,而臺灣的教授及學生亦可赴美交流深造。除研究教育外,校園內的校舍等硬體設施亦獲得擴充,奠定爾後成大的教學資源。 費雪科學公司(Fisher Scientific Co.)前身為科學材料公司( Scientific Materials Co.),創立於1902年美國匹茲堡,早期做為工業研究實驗室設備和試劑供應商,產品包含顯微鏡、滴定管、石蕊、天平、解剖模型等器材。1925年該公司通過收購位於蒙特利爾的科學用品有限公司並更名為Fisher Scientific Co.。在1940年,Fisher收購了紐約Eimer&Amend公司(科學材料代理商),並接管了實驗室供應業務和精細化學用品的製造。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為臺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工業化」與「南進政策」等國策,並提升殖民地人民實業教育的背景下,於1931年成立。在臺南高工成立前,全臺僅有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一所工業實業學校,且僅屬於中學性質,如果總督府要推動重大建設,往往需由日本聘請高階技師前來。因此為了配合「工業臺灣」的政策轉向,便在考量島內南北平衡、南進政策以及臺南州政府的積極爭取下,於臺南設立高等工業學校。 當時任命於總督府負責教育工作的若槻道隆為首任校長。創校初設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應用化學科。1940年電氣化學獨立成科;1944年改制為臺南工業專門學校,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應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並增設土木、建築二科。 二戰結束後,於1946年先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195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最後於1971年正式定為國立成功大學。 物理學系於1956年改制為省立成功大學時成立。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1953~1962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