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光線示波器

此為本校物理學系之光線示波器,由德國萊堡公司生產。其外有長方形紙盒包裝,內裝有光線示波器1臺、梯形紙板1張、帶桿金屬球1件、十字型支架1對、L型金屬棒1對、金屬棒1對、帶塑膠螺旋蓋金屬棒1支、各式金屬零件及電子組件共44件。光線示波器做十字型,前後兩端黑色電木檯面各有一對璇鈕可串聯電路,左右兩側為長方形磁鐵,兩磁鐵中央凹槽設有雙玻璃鏡片並用銅絲懸吊於兩端電木檯面下方。儀器上見藍字書寫「CAB170-283」、紅字書寫「CAB170/ 283」、銘板為「LEYBOLD」商標。該儀器為利用電磁鐵及光線折射原理顯示電信號波長。儀器上之商標銘板推斷為萊堡公司1967年時的商標,應為美援結束後所購入之儀器設備。 萊堡公司由德國Ernst Leybold創立於1850年,致力研發真空技術及幫浦研發,1909年發明世界第一個分子空氣幫浦,1967年恩斯特萊寶 Nachfolger (E. Leybold´s Nachfolger) 和賀利氏高真空有限公司(Heraeus Hochvakuum GmbH)合併,進一步發展真空相關工藝技術,開發如液氦低溫汞、氦氣檢漏儀和離子霧化汞等科學器材。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為臺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工業化」與「南進政策」等國策,並提升殖民地人民實業教育的背景下,於1931年成立。在臺南高工成立前,全臺僅有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一所工業實業學校,且僅屬於中學性質,如果總督府要推動重大建設,往往需由日本聘請高階技師前來。因此為了配合「工業臺灣」的政策轉向,便在考量島內南北平衡、南進政策以及臺南州政府的積極爭取下,於臺南設立高等工業學校。 當時任命於總督府負責教育工作的若槻道隆為首任校長。創校初設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應用化學科。1940年電氣化學獨立成科;1944年改制為臺南工業專門學校,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應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並增設土木、建築二科。 二戰結束後,於1946年先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195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最後於1971年正式定為國立成功大學。 物理學系於1956年改制為省立成功大學時成立。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6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