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奠濟宮

基隆廟口小吃全臺聞名,而「廟口」的廟,即為供奉漳州人的地方神明-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的奠濟宮,因此奠濟宮俗稱「聖王公廟」、「聖皇公廟」或「聖公廟」。奠濟宮的創建歷史,據傳最早可上溯到同治年間(1862-1874),早期由閩南漳州地區遷移至基隆的先民,在外木山先以簡陋木屋為廟,奉祀開漳聖王;1874年於現在廟址興建廟宇,翌年落成。日人攻臺之際,清軍敗退,而清軍所遺留在廟中的水雷,不知何故爆炸,廟宇毀壞,1897年動工修建,1899年完工。奠濟宮所在地,原本就有一間清甯宮座落在此,奉祀水仙尊王,早期清甯宮緊鄰奠濟宮右後方,兩間廟本來是分開的,奠濟宮的方位,坐南朝北,面海;清甯宮座西向東,面向今愛四路;後在1923年奠濟宮出現蟻害須重建的機緣下,二廟才合併在一起,興建前殿、正殿以及後殿(即為清甯宮,並將原東向改朝北向),今日廟貌雛形乃現。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俊昌
  • 其他貢獻者
    陳泓斌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897/日治時期
  • 作品語文
    日文
  • 全集/系列名
    基隆市老照片
  • 相關地點
    基隆奠濟宮
  • 地點名稱
    廟口/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王公廟
  • 緯度
    23.3733/25.1313/24.7065
  • 經度
    120.564/121.744/121.76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