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月光(日月潭)

明亮的月光照徹大地,映照在被幽藍的夜色所壟罩著的雲層、山巒、草地、森林、水面與船帆,冷暖交錯、營造靜謐優美,如畫風景(Picturesque)的畫面氛圍。畫家細密的筆觸,猶如穿梭在布面上的針線,層層交疊、排列與堆砌,構成一席華美又和諧的山水風景織毯。在寬廣的河谷間,兩艘緩緩行駛於水面上的船影,與天地相比顯得渺小,它們宛如畫家或觀眾在畫面中的化身或嚮導,引導視線自近而遠、駛入月色覆蓋的迷人世界。 根據畫作右下角與畫背後的落款,可知此畫作者為林重義(1896-1944),一位活躍於二十世紀初期的日本油畫家。林重義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早年就讀關西美術院,師事以肖像畫聞名的油畫家鹿子木孟郎(1874-1941),之後前往歐洲旅行。1930年代,他參與了日本前衛美術團體「獨立美術協會」的創立,作品〈カーニュにて(在卡涅)〉與〈潮岬〉曾於1931年、1933年的兩次協會臺灣巡迴展中展出,受到矚目。學者認為,獨立美術協會在臺灣的巡迴展,影響臺灣畫壇陸續出現超現實風格的前衛創作。其中,〈カーニュにて(在卡涅)〉、〈潮岬〉的圖版曾被刊載在報紙上,與二作相比,〈月色(日月潭)〉的筆觸較為緻密開闊,呈現不同的風格。 除此之外,出生於臺北、在廈門成長,前往神戶習畫的臺灣畫家呂基正(1914-1990,原名許聲基),也曾參與過獨立美術協會的講習,受到林重義的指導。另一位曾在臺灣活動過的日本人畫家吉田吉(1912-?),也曾在關西美術院向林重義習畫,總體來看,林重義與他的作品,的確或多或少參與了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史的進程,形成隱然又清晰的連結。(撰文|劉錡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3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