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兩個太陽-從桃子園到桃子園

〈從桃子園到桃子園〉作品來自於走路草農/藝團2022年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的《兩個太陽》系列之一。走路草農/藝團成立於2014年,由劉星佑和陳漢聲組成,兩人分別來自藝術史與新媒體藝術背景,他們的創作主要透過兩人的農業家庭背景,在藝術、農事勞動、社會經濟間,實踐出一處可對話的空間。作品時常出現菱角、鳳梨、西瓜等農產品圖案,亦會設計多場文史走讀、農務活動,甚至是將農產品重新設計包裝販售,近年也嘗試將農產品的圖案製作成NFT,以另一角度來開展藝術與消費之間的動態連結。在當代所謂新類型公共藝術、參與式藝術或是關係美學等論述間,他們都試圖從藝術創作找到與社會的新型態共生關係。 這次典藏的作品〈從桃子園到桃子園〉延續他們一貫關注的農務與當代社會的命題,以高美館近期典藏品日本畫家田中善之助描繪高雄桃子園一帶景色的作品〈桃子園早春〉(1937)為基底,將同系列作品中〈菱角?芋頭?蒸餾水!〉的高雄蒸餾水工廠所使用過的玻璃瓶以及菱角田等不同層次的綠色色塊,放置在影像畫面中成一錄像裝置作品。該作品不僅透過田中善之助的筆墨來回訪日殖時期的桃子園風景,更以不同層次的綠色作為行走於時間的索引,從高雄過去種植菱角的埤塘光景,過渡到以重工業為主要城市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且日本海軍在1939年曾興建左營軍港作為南進基地,桃子園地區的居民被迫遷村至左營新庄子及鼓山內惟,〈從桃子園到桃子園〉作為內惟藝術中心甫開幕展出的作品之一,亦可看出地方新興美術館企圖從當代藝術視角來回溯在地文史的濃厚意味。(撰文|陳思宇 藝術文字工作者,現為典藏雜誌社編輯)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2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