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爆爆爆

在黃法誠〈爆爆爆〉系列三幅作品中,畫家識別性的皴法山石岩塊,從底下爆破開來。和爆破瞬間竄起的亮黃、橘紅色烈焰,以及煙塵、水氣所形成富含明暗光影、實體感的爆炸雲朵對比起來,白描的文人風山石單薄得像是來自紙糊的雅緻世界,與船堅砲利對峙,只能束手被扯成碎片。 文人對外在的模擬寄情,是對世界的一種象形把握。在黃法誠畫中,毛筆白描的山石煙雲墨趣,似乎象徵「人為」、「人造」(artificiality),與其荒蕪苦果,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對起來,它只能是矯揉、做作之態,無比渺小。即使如此,「人造」卻是藝術(art)的基本條件,提醒著藝術原本就該「力有未逮」,以及「人類世」的荒謬。 藝術的救贖,或許就像黃法誠所畫臺灣中南部祭祀常見的「吃炮」習俗,是人造的激昂狂迷與非關真假的神性承擔。於是,不只是漫畫化的扁平人造山石,還有作品中缺席的被炸的扛轎者,連同看著漫畫世界中爆炸場景的安全的我們、旁觀別人泅泳而不需作工的偏安的我們…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節錄,撰文|蔡佩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