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本悌二郎

作為臺灣第一代近代雕塑家,也是臺灣日治時期第一個以雕塑作品入選最高美術競賽殿堂──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臺灣藝術家,黃土水在當時最大的經濟來源,便是為日本皇族及重要政治人物塑像;1927年,也就是臺灣開始舉辦「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那年,黃土水接受高雄在地仕紳的委託,塑造〈山本悌二郎〉壽像。 山本悌二郎(1870-1937)是出身日本新瀉縣佐渡市的政治家,日治臺灣時期的1900年,來臺參與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台糖公司前身)的規劃,並於1921年擔任社長,推動設立臺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橋仔頭糖廠」,和臺灣製糖工業的現代化關係深厚。1927年,山本受聘加入田中義一內閣擔任農林大臣,辭卻台糖社長職位;在地仕紳感念他在任內對臺灣的貢獻,乃委託黃土水塑此壽像,置於橋頭糖廠社宅事務所前以為紀念。 戰後,部份日產歸還日本政府;1959年,此像連同製糖機器一併送返日本,銅像輾轉回到山本的故鄉,設置於佐渡市真野公園內。 2020年前後,由臺灣旅日舞蹈家若林素子倡議,獲駐日代表謝長廷支持、協助,佐渡市政府將銅像回捐高雄市;2022年由高雄市立美術館主責修復並翻鑄三尊:一尊回置橋頭糖廠社宅事務所玄關、一尊回贈佐渡市置於真野公園原處、一尊贈藏台中的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則典藏修復後的銅像原作。 此胸像展現山本先生身著日式和服模樣,層疊的五件套裝,呈顯其莊重謹慎的態度;嚴肅專注的表情,加上微皺的眉頭、抬頭紋、法令紋,以及上唇的短鬚…..,在在表現出其操勞公務、敬謹持事的忠誠本質。 黃土水於隔年(1928),另有一座形制較小、造型雷同的〈山本農相像〉之作。(撰文|蕭瓊瑞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名譽教授、臺灣美術史學者)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2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