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蒼茫對落暉

阿里山上的神木群在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摧殘,卻依然孤傲的挺立山中的景象,啟迪了侯立仁想要表現「念天地之悠悠的感覺」的創作動機。為了能傳達創作理念而不只是呈現現實世界,他捨棄學院派的傳統畫法,改以超現實主義的非常理方式重新組合物件與圖像,並重新思考物件與圖像的象徵意義的藝術觀來繪製此件作品。 作品描繪的景象是落日餘暉時刻,佇立在海邊的三棵巨木。這些巨木的枝幹雖已折損,卻仍傲然地屹立在廣闊的蒼空下,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但是這些樹皮剝落、樹幹枯萎的巨木與夕陽下散發溫暖的橘色雲彩前後呼應時,卻又讓人感受到起起落落的自然循環。盡量放低的地平線與廣闊悠遠的天空,以及在左邊岸上有個小到要仔細看才看得到的人,這些強烈的對比使這個畫面更顯遼闊與虛幻。侯立仁即透過各種超現實的對比方式,引領觀賞者靜下心來,慢慢地賞析與體會其念天地之悠悠的創作理念。(撰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張純櫻)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