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悸動的心

歷經1980年代對於繪畫媒材及空間語彙的探索後,1990年,賴純純開始轉向與自我內在心性、土地對話的創作旅程。一方面反映1990年代以新媒體、錄像為顯學的藝壇,非該創作脈絡的藝術家不免面臨其創作生涯的思索,另一方面則或與賴純純自身於婚姻面臨的挫折有關,轉向探究內在自我,尋求心靈上的靜謐與出口。 整體藝術環境及自我心境的改變,反映在賴純純的使用媒材上,1980年代常見於其作的工業媒材,如壓克力板、環氧樹脂等,在她1990年代的創作裡反而幾乎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木材、石墨、竹子等取之自然的素材;其創作概念亦從西方藝術流派的思維,逐漸揉合東方佛學的創作,如1992年開始的《場.凝聚的力量》系列:〈位置/人〉、〈不動如山〉、〈真空妙有〉等作的命名,即可見一斑。此時期的創作,既是賴純純運用東方哲理或佛學,反諸心性的思索,同時也帶出更具社會性的意涵:女性於現實生活中的身心性處境。 本館典藏的〈悸動的心〉為賴純純創作於1994年《場.凝聚的力量》系列雕塑作品之一。該作以鐵網構築出如同有著八片花瓣的巨型花朵造形,並放置一顆鑿磨為愛心形體的木質作品。不同於賴純純在此前的雕塑作品,多半將木材打磨得溫潤光滑,〈悸動的心〉的輪廓雖然亦被琢磨得溫潤柔亮,然細看凹陷處,則保有金屬器具切割時留下的粗獷木質紋理,為整件作品增添豐富的肌理變化。巨型花瓣般的鐵網結構,為作品展現了無法忽視的量感,往裡頭細看,透過不同紋理的展現,打造細緻且內斂的存在,一收一放之間,凝鍊出富饒意味的空間張力。 〈悸動的心〉開啟了賴純純揉合藝術、女性、哲理禪學等概念的創作思考。一如她創作此作時,寫下:「『獻給所有女性』/自由開放,呈花朵似的綻開,/內藏著花蕊,是妳的心」[1],彷彿宣告著她欣然擁抱身為女性享有的多變樣貌,並奠定日後以「心」此一簡潔又富饒禪意的概念及造形,開展的創作,如做於1990年代中後期的〈心房〉、〈心車〉、〈心器〉、〈心土〉、〈心田〉,2009年〈無盡的愛〉等作。(撰文|高愷珮 文字工作者,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 [1]此段引文於1996年初版時為:「"獻給所有的女性“/自由開放,呈花朵似的綻開,/內藏著花蕊,是你的心」,在此基於文章脈絡考量而引述自2019年《絕對的光與亮:賴純純的世界》的出版內容。詳見:賴純純,《雕塑自然:時間自然 空間自然 人性自然》,台北:賴純純,1996,頁30;台灣創價學會文化總局編,《絕對的光與亮:賴純純的世界》,台北:創價文教基金會,2019,頁33。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