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環保之死

董振平為了凸顯出人類惡劣的消費文明生活與濫無節制的資源運用,以及對於庸俗現實生活的批判,延續「醜陋美感」意識,呈現對於人類物質生活的質疑與反芻。董氏探究「無機垃圾/有機生命」之對比效果,重視藝術語彙的經營,他近年來對於技法與材料的應用、對於頹廢意象的引用,延伸出對於社會現象之批判與探討。物質材料的頹廢造型與素材的拼裝組合的再生意義,是他藝術中隱藏意義的相互詮釋。此作運用黑色線條的疏密、深淺與輕重,筆觸的堆疊交織,使物體產生立體感、量感與空間的表現,物體亮面的留白,使得物體具有光影立體感之效果,堆疊的黑色線條,使畫面具有黑色、灰色的層次與色調,背景的黃色平面性效果與具有立體感的物質相對比,他的創作試圖從意識型態之探討,提出對於物質的生、老、病、死循環哲思的探討,涉及代謝的問題以及其所延伸的時間的逝去。(撰文|彭康家)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