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當自由纏成髮絲

透過紙製錄像、數位版畫和UV膠片,呈現日常影像與紙張媒材交織的裝置藝術,哲學式呈現渴望自由的糾結思想。在動靜態之間試圖建立自由與束縛的一體兩面。  靜態組件透過曲線及摺痕,模糊版畫與素描的邊界;動態組件經由數位轉換,將原始的一秒24格印刷於紙張後掃描,重組成夾帶水紋、雜質和塵埃的紙製錄像。在動靜態之間,試圖建立一個「相互對立又依存」的矛盾場域—自由與束縛的「一體兩面」。(作者自述) 這件複合媒體空間裝置作品,一方面現實的呈現了天空、自然、海洋、飛行,甚或社區卡拉OK店裡的歌唱一角……等畫面,作為呼應生命與生活的日常狀態;但另一方面,藝術家使用了多樣的媒體介質對現實日常進行扭曲或切割,例如折疊後的非平面攝影、於不規則紙面的投影等。藝術家巧妙的將日常生活中,我們期待的「自由」與現實間的不滿及衝突,透過媒體性介質的混雜錯置,達到隱喻生命追求的某種空洞感,作品同時顯現了生活斷片的詩意與無法逃離現實體制的壓迫張力,如同自由與束縛的同時存在。 藝術家也在其創作自述中如此闡述:「此作為一個日常影像與紙張媒材交織的裝置系列,哲學式呈現渴望自由的糾結思想。靜態組件透過曲線及摺痕,模糊版畫與素描的邊界;動態組件經由數位轉換,將原始的一秒24格印刷於紙張後掃描,重組成夾帶水紋、雜質和塵埃的紙製錄像。在動靜態之間,試圖建立一個『相互對立又依存』的矛盾場域─自由與束縛的『一體兩面』。」 此作品通過夢境般地喃喃自語,對觀者訴說著個人對於生命自由的追尋渴望。空間中的影像拼貼創造出如蒙太奇般的吉光片羽,生命瞬間像是一場迴光返照的縮時影片,那些曾經歷過的或是想像的片段,比如飛機、波光粼粼的水面、落葉飄盡的樹枝,還有更多朦朧模糊的殘像,都在在訴說著藝術家從對生命本質狀態的提問,進而策畫出一場藉由作品逃離現實的藝術計畫。然而,此逃離計畫卻如髮絲纏繞百轉千迴,視覺元素參雜著北方國度的冷冽、乾燥與疏離,對應著屬於南國空氣中特有的熱帶濕潤、黏稠和鮮豔色彩,創造出一種對比矛盾的情緒;而陌生男子唱著關於女人生命哀怨的歌曲「桂花巷」,是深深的嘆息與幽怨,透露著藝術家渴望追尋自由又害怕失去的心理狀態。在整體氛圍的表現上有著強烈鮮明的情感對照,它是一扇夢想的窗口,想像著穿越而飛行,飛向世界,但又時不時地被現實拉回,在充滿著矛盾與哀怨的複雜氛圍之中,藝術家踽踽獨行,緩緩吐露著個人生命的迴圈。(整理|陳美智,整理自《2019高雄獎》專輯)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