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迴家

出生澎湖的陳順築,高中後離鄉前往台灣求學、工作,大量以家族照片構成的各式影像作品及影像裝置,「回家」始終是他創作的主題。 「回家」不只是身體上的行動,更是一種精神與靈魂的歸宿。過去的作品,都是以攝影或老照片來呼喚「家」(包括「家宅」及「家族」)的記憶;2008年的〈迴家〉,則是採錄像的手法,以一條看似永無止盡的水泥小徑,來展現「迢迢」無期的「歸鄉路」。 長達15分鐘的影片,觀眾從一開始,就在期待路的盡頭「家」的出現,但大半的時間過去,仍看不到路的盡頭,更遑論「家」的出現;觀眾開始轉移注意力,這才發現天際有一個黑點在移動,初看,以為是一只搖控無人機,稍後才發現:是一艘不折不扣的民航機。「飛機」是澎湖人連接故鄉與「台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澎湖的小孩,離開澎湖之前,始終沒有見過「火車」,但「飛機」是天天可以舉頭望見的日常。離開澎湖之前,「飛機」是承載夢想起飛的載具;離開澎湖之後,「飛機」成了接引遊子歸返故鄉的希望所託。假日返鄉機位的難求,那是多少澎湖遊子一生的情感糾結。 陳順築的〈迴家〉,避開「回」字,選擇「迴」字,讓人有一種「千折百迴」,就是「回不了」的無奈。影像的不斷轉折,始終就是在一條兩旁長滿了銀合歡的水泥小徑上迂迴前進;看到最後,甚至讓人懷疑:真有這麼一條漫長的小路?是否是陳順築以什麼樣的手法反覆剪輯形成的錯覺? 最後,路仍無盡頭,看不到「家」(屋或人);鏡頭拉高,青空中,飛機遠去……,消失……。(撰文|臺灣美術史研究者 蕭瓊瑞)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