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集會•家庭遊行-澎湖田

1995年的〈集會.家庭遊行──澎湖.田〉,是屬於陳順築自我分類攝影創作第四階段的作品。第一階段是1984年至90年,為「直接攝影」的階段,攝影是「造像」的絕對媒材,抒情而持續描寫故鄉澎湖人文土地交錯的風景;第二階段是1992年陸續展開的「內化的影像複合媒材」,以《家族黑盒子》(1992)為代表,乃至2001年的《族譜肖像》;第三階段是「影像造型的裝置」,始於1993年的《水相》、《風象》,是結合影像與室內、外空間的裝置行動。1995年的《集會.家庭遊行》系列,則是屬於第四階段「環境的影像裝置」作品,也是第三階段的持續發展。此系列最先是發表於台北縣(今新北市)金瓜石的〈集會.家庭遊行──台北.屋Ⅰ〉;之後,陸續回到故鄉,分別完成〈集會.家庭遊行──澎湖.屋Ⅰ〉、〈集會.家庭遊行──澎湖.屋Ⅱ〉,及此件〈集會.家庭遊行──澎湖.田〉。 「田」在澎湖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叫「宅仔內」;澎湖人視「田」為「家宅」的一部份,用深海撈起來的「咾咕石」圈圍起來,區隔內外,種植抗風耐旱的作物,養活了家人,也養活了牲口。「田」是「家」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陳順築用九個家庭成員的上百張肖像,以植栽似的整齊排列在紅土的「宅仔內」。那是一種帶有高度儀式性的裝置行動,緊貼著先祖流過汗水的土地來進行,再以較高的角度拍攝全景,一如上天(先祖)的俯瞰人間,完成作品;這時人、土地、植栽、相片、生命、生活、現實、歷史……,都巧妙地融為一體。 相同的肖像元素,以不同的排列方式,也在世界各個特定的現場「量身」施作展出,包括:法國巴黎(1995)、美國舊金山(1998)、日本福岡(1999)等。(撰文|臺灣美術史研究者 蕭瓊瑞)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