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港邊

李朝進(1941-)早期的創作,從殷周銅器上斑駁的銅綠色獲得靈感,發展出極具個人標誌性的「銅焊畫」,既是他對於1960年代西方抽象藝術於台灣形成的旋風與影響的思考回應,也定調出其日後創作中,根植於土地與生活體驗,且同時帶有強烈孤寂、疏離的內在生命力特質。伴隨著1970年代鄉土運動與寫實主義在台灣引發的思潮,李朝進轉向水彩、水墨與油畫等平面性材質的表現,繼青銅文物,古代陶瓷則成為此階段他對於本土與文化豐富性的考掘。而在1980至1990年代,李朝進延續其抽象畫作,並逐漸朝向具象風格發展,其中並開展出一系列「菩薩」畫作,然而,不論抽象或具象,他始終未脫離對於土地與人的關懷。 〈港邊〉則具風景寫生的風格,描繪著港口海面上,船隻煙囪冒著白煙,似正準備出海的景致。畫面整體以灰藍與褐色調呈現,船隻則以白、藍與紅表現,鮮明的色彩以及廣闊的海面,賦予畫面歡快的節奏與氣氛。(撰文|楊佳璇)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