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寧靜的山谷

林惺嶽後期的創作中,轉向以台灣風景為主題,其意義並非表象上從超現實畫風轉為寫實,而是從他的理想出發,從風土觀的角度挖掘台灣文化的特質。他在1985年探索玉山、濁水溪後,更著力於描繪台灣山林中的高山、細流與岩石,體察棲居與孕育生命的場所內涵。 〈寧靜的山谷〉(2009)這幅大作中,林惺嶽特意聚焦於鬼斧神工的奇石型態,他尤其偏愛花蓮秀姑巒溪、台東東河出海口溪畔那些巨大壯碩的巨石群,在他看來,溪谷間的石塊「色質灰白,在青山綠水的襯托下,顯得相當醒目而壯觀」(作者自述)。此作便得見此種效果,畫面上可見被畫家特意處理的絢麗光澤,遍佈在溪畔石塊的表面肌理上,而各種形態的奇石,也藉由不同光澤下的觸感,更顯其嶙峋奇特。此外,水面的倒影也反映了畫家前期創作所建立的「舞台」主題創作觀,透過白石居中的構圖安排,將波瀾壯闊的山石,與靜謐的鏡面虛像上下併置,將看似寫實的景象帶入想像的層次。(撰文|美術史研究者 蔣伯欣)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