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謙卑的鳥

「我」是許自貴創作裡重要的元素之一,藝術家蘇志徹曾表示許自貴是全台灣最愛做自畫像的藝術家。許自貴認為他做自畫像是「自貴」而非「自戀」,更是自我反省思考的再現。他創作不拘一格,豐富多元,曾有人質問他為何創作變來變去,他說他只是不喜歡一直創作同樣的東西,所以在2016年的個展中他以「百變的我‧不變的我」為題,揭櫫他創作的一貫狀態。因此,許自貴的「我」經常會在他作品中出現,有形象的會有許自貴的臉部再現,沒有形象的其實也是許自貴腦中「我」的思考再現。〈謙卑的鳥〉(2000)及〈驕傲的公羊〉(2010)便是關於許自貴「我」的自我反省與「自貴」的展現。 在〈謙卑的鳥〉中,許自貴以巨型的鳥為造形,或許是自許在思考與創作上都能如飛鳥般的自由與無拘無束。造形以他一貫的超現實手法,以鳥身長出左手著地,似乎引用余光中《左手的繆思》的謙稱概念,並以自己的臉取代鳥頭,以高貴的金黃色塗繪羽身「自貴」。作品整體以低頭的鳥及著地的左手表現謙卑的姿態,然而在謙卑的姿態下,許自貴卻將臉部表情塑造成目露精光,像是時時在定眼觀察社會的表情。但,在解釋這件作品時,許自貴卻也慧黠地表示要看到他謙卑的臉,觀眾就要蹲得比他更低,比他更謙卑才行,反將觀眾一軍,在看似自省的作品,有著許自貴過人的幽默感與智慧在其中。(撰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 許遠達)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