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女神和男神在桃樹下離別/曉I, II, III

柳美和的《女神和男神在桃樹下離別》系列是藝術家自從2010年起發展許多戲劇作品後,再次回到攝影媒體創作的作品。柳美和於九〇年代以攝影系列《電梯女郎》成名,2000年代初的攝影系列《我的祖母們》得到廣泛好評,2009年在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舉行了個展《迎風的女人:老少女劇團》;這些系列中,老女與少女成為她最大的藝術啟發,透過圍繞女性的神話、寓言及個人故事來探討女性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深層意義 。 相對於柳美和過去的攝影作品,此系列都沒有人物出現,因此當然也沒有假肢化妝或後製合成。她只是在2016年夏天非常忙碌利用台灣舞台車的舞台表演之間,找到空檔就扛著8×10的大相機前往福島桃樹園;整晚照著手電筒的光,一心仰望拍下桃子累累結實的樹枝。其簡單真實的畫面卻給觀眾更多的想像空間;內容也不再只限於當代女性議題,而涉及到人類歷史以來的潛在意識,並探討世界的本質。其影像本身的力量及人類文化中本來就有的意涵讓作品有全新的強度。桃樹的生命象徵性,就像在西方文化中的蘋果一般,不管是在中國或日本,深深落在亞洲文化的脈絡之中;擁有女性、生殖、強壯生命力等普遍象徵性。 創作主題來自於日本西曆八世紀編輯的歷史書《古事記》中的建國神話:男神伊奘諾尊與女神伊奘冉尊的故事。女神因為產下了「鐵與火」而被燒死。她死後回冥府,男神破禁看到面目全非的女神而驚訝逃走,被生氣的女神追上來的男神扔很多東西打她-他最後丟的就是桃子。此時女神對男神說:「我每天要殺你世界的一千個人」;男神回答:「那我會讓他們一天生下一千五百個人」。神話中的男女對生殖的角色顛倒很不可思議,柳美和也對此一直不太認同。她認為,這神話與現在人類的愚行與悲劇有所連結,並表示,「人類就是不願意面對死亡與生產,並渴望鐵與火。」 她選擇令人聯想到核災的福島桃樹園為攝影地的原因並不是為了批判核能,而是純粹被福島桃樹園的美麗外觀力量吸引;但還是有提到:她一邊拍照一邊感受到,女神原初送給人類的鐵與火的「最先端設備」(核電廠)就在附近。彷彿位於冥界與現世之間的夜晚福島桃子,讓觀眾平靜中自然的意識到現代文明中我們所面對的種種矛盾及課題。(撰文|岩切澪)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7 (2018年輸出)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