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許多說過的話

謝素梅以《許多說過的話》為名的作品共有兩件,第一件創作於2009年,現為盧森堡現代美術館收藏。高美館典藏的同名之作則是創作於2017年。 兩件同名之作呈現的基底都是仿造巴洛克路易十六風格噴泉造型的花園石頭噴泉,也都把噴泉的清水替換成墨汁。謝素梅之所以選用骨董噴泉為作品的造型,是刻意利用這個已經使用很久的物件,以及墨汁在噴泉中周而復始的循環著的現象,來觸發觀賞者能夠透過「骨董噴泉」這個外部構造,聯想出作品想表達的「已經存在許久」此內部意涵。 這兩件同名之作的不同處是在於置放在噴泉中央的人偶。收藏在盧森堡現代美術館的《許多說過的話》,其中央的人偶是位雙手扶著頭頂的圓盆的小女孩,黑色墨汁不斷地從盆裡滴落在噴泉中。高美館典藏的《許多說過的話》,站立在噴泉中央的人偶則改為有著一頭捲髮、雙手緊緊地環抱著一條大魚、臉緊貼著魚的小男童。孩童的臉埋在魚身上,所以觀者看不到他的臉。墨汁從魚嘴流出,也一直在噴泉中循環著,只是顏色已從上一件的黑色改為類似鋼筆藍色墨水的顏色。謝素梅似乎有意把古董噴泉、男童、魚和墨水轉化成視覺符號,運用其隱含的傳統象徵意義(繼承人、鯉躍龍門、讀書),邀請觀賞者一起反思「金榜題名,魚躍龍門」此中國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價值觀對於孩童的影響。 這件作品的造型靈感是來自於謝素梅在義大利羅馬法蘭西學院梅蒂奇莊園駐村期間的見聞,但其實也是中英混血的謝素梅反思與融會東西方文化的心得 謝素梅自幼由華裔父親教導古典大提琴,由於父親要求她不問一切反覆練習大提琴的教育方式,與她在盧森堡音樂學校和巴黎音樂學校接受的古典大提琴訓練的教育方式大相逕庭,使她內心產生極大的衝突與牴觸,並她深刻體會到中西文化的差異,這些都成為她藝術創作時經常探索的議題。而長期的音樂陶養也自然地混融在其視覺藝術作品中。她運用大量的音樂元素來表達其感受,為她的作品營造出視線之外自然流瀉的音樂性的意境,也形塑了個人交融與對話的獨特藝術風格。(撰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副教授、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研究員 張純櫻)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9~201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