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詩文學思潮

〈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詩文學思潮〉為陳千武文歷史記述作品影本。 陳千武(1922年~2012年),本名陳武雄,另一筆名桓夫,生於南投縣名間鄉,笠詩社發起人之一,參與創辦台灣第一本本土詩刊《笠》詩刊,負責詩刊編輯、經理業務,推動台灣新詩文學發展逾三十年。1976年籌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成為首任主任,策劃、協辦各項藝文活動,為推展戰後台灣現代詩運動最有力的推手,1980年代開始致力於亞洲現代詩交流,曾任亞洲詩人會議在台大會會長、台灣筆會會長、台灣省兒童文學協會理事長,一生不遺餘力地推動台灣新詩文學發展。 〈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詩文學思潮〉講述國民政府來台後,台灣文壇的演替,由行政公署公布肅清日人遺留文化的查禁令,在作者觀點是造成戰後文化沙漠的因素,在現代派詩人紀弦推動「橫的移植」將現代詩全面西化的意圖受挫後,三大詩社的藍星詩社轉向推行新古典主義,稱之「縱的繼承」,而創世紀詩社推動「超現實主義」詩活動,超脫現實的詩作品〈我翻譯你的國籍〉卻讓作者感到迷惑,難以捕捉詩的意象,在三大詩社分裂後,後繼的笠詩社在推動台灣本土文學之路奮力前進,文末以作者作品〈逆境〉、白荻〈雁〉作為例詩,透過詩認識笠詩社表現自己環境的真實、詩中求真的主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陳千武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文學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