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貴州普定苗族蠟染揹扇片

本件為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館藏「貴州普定苗族蠟染揹扇片」(登錄號20170011001)。 揹扇,古稱「襁褓」,又稱「背帶」、「揹帶」、「揹兒帶」,與「背上的搖籃」,是背負、系綁、包裹嬰幼兒時,所使用的寬帶和被子。藍染是把蠟作為防染劑,以銅製作的蠟刀取蠟液在布料上進行繪製,完成後將點好蠟的布料放在染缸中浸泡五到六天,曬乾後反覆浸泡多次,再將其進行煮沸,沖洗等多次工藝以洗去蠟質,得到蠟染布。呈現的效果為點蠟的地方是白色圖案,未點蠟的地方是藍靛色。 該揹扇可以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長方形結構,由左右兩個正方形的圖案構成,其圖案中心類似花卉,周圍是蠟染的方正線條。下半部分圖案也是在方正的線條中蠟染類似花卉的圖紋,邊緣是深藍色底色,點綴白色蠟染小花。此件整體構圖方正,有著線條細密的蠟花圖案,由方形架構在外,對稱的花型填充在內,並在周圍綴有小花,染色色調為深沉到近乎黑色的藍靛色。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45~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