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貴州榕江苗族揹扇

本件為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館藏「貴州榕江苗族揹扇」(登錄號20170010975),來源為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興華鄉擺貝村。 揹扇,古稱「襁褓」,又稱「背帶」、「揹帶」、「揹兒帶」,與「背上的搖籃」,是背負、系綁、包裹嬰幼兒時,所使用的寬帶和被子,是西南少數民族養育孩子不可缺少的傳統生活用品,其功能是將幼兒背在身後,不僅可以隨時照顧孩子,又可以解放雙手從事勞動。西南少數民族背兒帶由女性親手製成,從裝飾藝術看,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制作過程繁瑣,幾乎包含了當地民族所有類型的織繡染技藝,其中常見的刺繡繡種有平鏽、挑花、鎖繡、打籽鏽、馬尾繡、貼布繡,和縐繡等等。除刺繡外,還有織錦和染色兩項主要的裝飾技法。擺貝村的苗族揹扇最為聞名。 本物件在形制、色彩,和紋樣設計上與擺貝村的百鳥服有異曲同工之妙。該揹扇以方形淺綠色布塊為底,以平繡和貼布繡呈現,色彩以紅色、藍色、紫色、黑色,和白色相互搭配,紋樣為花鳥紋,邊緣搭配苗族亮布,下擺增加飄帶和羽毛。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45~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