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貴州貞豐苗族織花圍腰 

本件為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館藏「貴州貞豐苗族織花圍腰」(館藏編號20170010926),源自於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苗族織錦為中國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貞豐苗族女性穿著立領上衣,下著百褶長裙,並將織花圍腰置於腰上。本件織花圍腰運用織錦的工藝製成。苗族織錦又稱織花,即以編織形成的花紋織物,主要分為編織和機織兩種。機織,即用織布機織錦。織錦的織布機與一般織布設備有所不同:織平布用兩綜線,而織錦則至少需五綜線。每一綜線都連著踩板,踩板一般有四塊,採用不同踩法控制踩板,所踩出的圖案不一。每次只能踩兩塊,依次進行。織錦工藝彩緯充分覆蓋在織物表面,正面色彩艷麗。苗族織錦是苗族婦女利用當地所產的蠶絲、苧麻、木棉等纖維染彩而織。 該圍腰使用棉布透過藍靛草製成的染料,用土鹼、燒酒、石灰、牛皮膠作為輔料,透過手工將布染成靛藍色,最後用犁樹皮或刺犁樹熬水上漿,保持色澤鮮艷、加長固色期。該圍腰的紋樣採用左右對稱的佈局,四周以黑色棉布加上三片藍色棉布縫合,中央飾片使用白色及綠色織線透過織錦工藝所織造出的提花織物,圖騰的部分為方格狀、井字紋、山形紋組合,兩側綁帶為黑白幾何形提花織帶。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45~199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