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圍兜 

本件平埔族圍兜 ,又稱圍涎或是圍嘴,以黑色麻織布為底布,使用紅、紫、藍、白、橘、淡藍色繡線主要採十字繡與平針繡完成紋樣。圍兜外型呈現C形開口之圓環片狀,內緣以黑色布條緄邊處理,外緣處以紅白色繡線分段替換作三角鎖邊繡,內層做鎖鏈繡與平針繡三角波浪細紋為裝飾邊。圍嘴僅作單面不對稱繡紋,布面以紅色花葉紋為主,另有三個八卦形框條,內作十字形幾何繡紋,中心處帶有米字紋或卍字紋。臺灣漢人習俗裡,嬰兒屆四個月時,要舉行「做四月日」,為嬰兒於屆四個月時「祈禳」與「收涎」,由家人祝福穿戴圍兜祝福嬰兒平安成長。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