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淺藍絹地花卉昆蟲紋宮燈圍罩

"本組為淺藍絹地花卉昆蟲紋宮燈圍罩一對,此對宮燈的圍罩以淺藍色(轉為米黃色)絹布為底布,背面以粉色布為襯底,下端綴有流蘇。每對有六組長方形組圖,以間隔等距的方式分布於布面,使用時將燈罩固定在燈架上後形成六面形。而兩對的六組圖案皆以相同的順序排序,互為對稱並呈現左右一致的形式。 刺繡圖案的部分可以看到,長方形組圖皆以昆蟲搭配花卉的方式呈現,技法上以打籽繡為主,運用滿地的形式填滿圖案,再輔以圈金的手法表現出其外輪廓線。而打籽繡又被稱為結籽、圈子針和玉繡,用繡線在針尖上環繞,再將成串的線圈固定於繡面並拉緊,形成環狀似籽的小圈點,在漢族的服飾中廣泛運用。另打籽繡因其特殊的針法形式而富有立體感,加上多種顏色的搭配,不僅可使圖紋更豐富多彩,也使表面具有肌理感及趣味性。 宮燈原為宮廷照明燈具,後來普遍被官署衙門、宦官、宮廟和富戶人家所仿用。形式以六面形居多,並在燈面圍上絹、紗布料做燈罩,花樣則各有不同,在官署、宮廟常見繡有龍山水;富戶人家則繡有山水花鳥或人物仕女;新婚宅第繡有龍鳳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