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羅訪梅

福建人,原名羅三梅。曾以作品《虎》入選第8回(1934)臺展東洋畫部,畫作簽名以「羅訪梅」落款外加兩枚方印。根據1934年《臺灣日日新報》的新入選者報導:「記者至太平町2-57訪問羅訪梅,不巧羅氏剛好去南部旅行不在。羅氏是中國人,12年前渡臺,擔任肖像畫的講師。去年才開始畫東洋畫,這次入選的《虎》,據說花了一個多月才完成」,羅訪梅1922年來臺,於太平町開設「見真軒畫館」,既接受肖像畫訂製也開班授課,1933年開始畫東洋畫,但並未言明其師承與緣由。同年《臺灣婦人界》另刊有羅訪梅自述的入選感想:「從去年開始參加臺展,結果落選,故更加努力,玩味諸大家的傑作,持續專心勉勵,創作與去年同樣畫題的《虎》,意外收到入選通知」,羅訪梅落選後,選擇以「玩味諸大家的傑作」來精進。應大偉和廖瑾瑗都採訪過羅訪梅後人,但前者指其「師事呂鐵州」,後者卻認為與呂鐵州僅「有私交」。然而,現存一張標註「1935年7月14-27日,『六硯會』東洋畫講習會的戶外寫生活動」的老照片,「前排左2」的人便是羅訪梅。羅氏並非該會會員,故應是參加講習會的學員,亦即,其師承的確為呂鐵州,「南溟繪畫研究所」會員名單中亦見其名。

基本資訊

  • 別名
    羅三梅
  • 讀音
    ラ ホウバイ(Ra Hobai)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性別
  • 出生地
    福建省上杭縣藍溪鄉厚裡林
  • 出生年月日
    1888.10.7
  • 卒年月日
    1963.1.21
  • 來源
    1.〈十二年前に渡臺 中国人の羅訪梅君〉,《臺灣日日新報》,1934-10-23夕刊(版2)。2.〈第八回 臺展入選作家の感想 羅訪梅〉,《臺灣婦人界》1934年12月號,1934-11-10,頁97。3.應大偉,〈被遺忘的臺灣早期水墨、攝影家──羅訪梅〉,《藝術家》43 :3,台北:藝術家,1996,頁408-410。4.廖瑾瑗,《背離的視線──臺灣美術史的展望》,臺北:雄獅,2005,頁41-50。5.賴明珠,《靈動.淬鍊.呂鐵州》,台中:國美館,2013,頁137。6.白適銘,《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 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中:國美館,2013,頁226。
  • 父母
    不詳
  • 配偶
    賴琴蘭;彭銀妹
  • 撰寫者
    李淑珠
  •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8回(193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