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早早

臺北人。曾入選第7-10回(1933-36)臺展東洋畫部,入選作品分別為《朝顏》、《射干》、《林投》、《絲瓜》,均為花鳥畫,畫作簽名以「早々」(々為日文疊字符號)落款外加一方印。根據賴明珠的研究,黃早早1933年自第三高女(今中山女高)畢業後,繼續就讀該校補習科,1934年畢業後追隨郭雪湖習畫直至1937年與楊華玉結婚,因楊華玉當時為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法學部學生,故婚後隨夫婿回東京,並聽從鄉原古統的告誡,從此擱筆,洗手做羹湯,直到1987年拜林之助為師,重拾畫筆。此外,黃早早自述(1994):「第三高女的補習科,分成教育與家政兩類別,修學年限一年。自補習科畢業者,即可獲得教師的任用資格」。然而,查閱總督府檔案,發現1921年便有一則「高等女學校補習科生教員檢定相關通知」,顯示補習科畢業生仍需經過考試,方能取得教師執照。又,當時臺日各學制都有附設補習科,例如「臺灣小學校補習科規程改正(府令第31號)」(1915)中,規程第一條:「補習科的目的在於提供高等小學校畢業者或具有同等以上學力者,補習高等小學校的教科(課程)」。黃早早或許是將補習科與培養師資的講習科搞混了。

基本資訊

  • 別名
    黃氏早早
  • 讀音
    コウ ソウソウ(Ko Soso)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性別
  • 出生地
    臺北市永樂町2-58
  • 出生年月日
    1915
  • 卒年月日
    1999
  • 來源
    1.〈初入選の喜び 発表刹那の喜悲劇〉,《臺灣日日新報》,1933-10-25夕刊(版2)。2.〈黃純青〉,《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社,1934,頁59。3.〈黃逢時〉,《臺灣人士鑑》,興南新聞社,1943,頁159。4.賴明珠,《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臺北:藝術家,2009,頁15-37、40。5.「高等女學校補習科生教員檢定ニ關スル通達(臺中州)」(1921-01-01),〈大正十年十五年保存第五十五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7015012。6.「臺灣小學校補習科規程改正(府令第三十一號)」(1915-04-01),〈大正四年永久保存第六十一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2401005。
  • 父母
    父黃逢時;母李蓮妹;祖父黃純青
  • 兄弟姊妹
    妹黃會/妹黃新樓
  • 配偶
    楊華玉
  • 撰寫者
    李淑珠
  •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7-10回(1933-3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