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建物位於斗六市中心地帶,由劉仁德家族建於1928年。劉仁德家族於1896年雲林事件後,自溝仔垻遷徙至斗六太平路現址,定居、營商。從清末、日治到光復時期,發展糶米與肥料事業。1947年,劉仁德因「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之實施,地主身份逐漸沒落。1949年,新台幣改革,四萬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財富大幅縮水。1950年代後,因應社會經濟脈動變遷,劉仁德改投資民間借貸放款,直到1970年代畫下休止符。
劉仁德生於光緒13年(1887),8歲習漢文,記性強,數字和計算能力優於常人、謙虛隨和,因時代變遷動盪,11歲才上小學(斗六公學校);分家後,分得太平路185、187號店面,受惠稻米出口及工廠機械化,事業如日中天,餘裕資金,便購買土地,是當時斗六有名的地主,因店面需求,於1928年興建二樓平房,家中人丁旺盛,三代同堂,人口達五十五位之多。光復後,以手中既有資金,及農地徵收補償金,投入金融借貸市場,因1950年代台灣的高通膨環境,提供利差,直到1970年代,利潤不如以往,才結束民間借貸事業。
本建物所在之斗六市,行政區於明治時期曾隸屬斗六廳斗六堡斗六街,昭和時期,隸屬台南州斗六郡斗六街;斗六老街街屋樣式基礎,主要是昭和2年(1927年)斗六實施市街改正,出現較多之清水磚建築,此時期建築延續大正時期洋式風格,仍以磚造為主,部分門面以水泥粉刷、洗石子,並保留泥作等巴洛克式古典雕飾建築;1923年因日本關東大地震之影響,鋼筋混凝土樑柱建築之「亭仔腳」,以較為簡練形式之昭和時期建築風格亦同時出現。街屋是清代與日治時期,台灣主要市鎮住民居住的狹長型連棟建築,有明顯的騎樓適合經商;且巷子多只有頭尾兩個出口,成為兼具經商與防禦性的建築群;日治時期以後因為融入了更多日本與西洋建築思維,使台灣街屋相較於中國街屋,在美學上更為獨特。
本建物未來將規劃商業經營的場所,一方面預定將展示整修過程中搜尋的家族歷史物件、文書資料,也計劃將申請人10多年來每年受邀參加展出及歷年比賽獲獎的壓花作品做定期展示,並開放其他藝術創作者共同參與,作為藝術家的展出空間;後續亦配合斗六老街發展協會的每年老街活動規劃,共同推動在地社區文化教育,讓未來到太平老街的參訪者,可以欣賞老街上牌樓厝似的「看板建築」,細細品味老街建築之美!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