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30年臺灣流行音樂的生與死」座談會中,陶曉淸(左3)與她的兒子馬世芳(右2),和參與座談會歌手合影留念,照片由左至右為歌手張震嶽、周華健、羅大佑和李宗盛。
為了替臺灣流行音樂診脈,找出未來的出路,廣播知名母子檔陶曉清(左3)和馬世芳(右2),在敦南誠品主持了一場「30年臺灣流行音樂的生與死」座談會。身為臺灣校園民歌重要推手的陶曉清,被尊稱為「臺灣民歌之母」,她從1965(民國54)年開始在中廣主持《中廣熱門音樂》,介紹當時的西洋流行音樂;1975(民國64)年,她在節目中另闢《中西民歌》的時段,介紹由青年學子自行創作的歌謠,這些實驗性歌曲得到聽眾的喜愛,爾後在楊弦和李雙澤的呼應下,「唱自己的歌」成為風潮,歌謠創作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1988(民國77)年,陶曉清參與的中廣青春網,成為臺灣第一個以青少年為主要族群的音樂頻道;她在1992(民國81)年自中廣退休後,於隔年創辦「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她在臺灣音樂史留下的這些成就,使她在2000(民國89)年獲頒金曲獎特殊貢獻獎的榮譽。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