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共13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有關的相片,第1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元朱德潤烟嵐秋澗 軸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朱德潤
色彩
淺設色
裝裱形式
數量
一軸
集叢號-類型
單件
典藏尺寸
本幅 / 102.6x44.3 / 詩塘 / 29.2x44.3
質地
本幅 / 絹 / 詩塘 / 紙
題跋資料
題跋 / 董其昌 / 詩塘 / 董其昌題 / 此軸絕類郭河陽。又似工緻。有元人韻。蓋元人畫分兩派。其為北苑者。黃子久。吳仲圭。王叔明。其為河陽者。唐子華。姚彥卿。朱澤民。各有門庭。此殆朱筆耳。董其昌題。
印記資料
鑑藏寶璽 / 宣統御覽之寶
主題
主要主題 / 山水 / 秋景 / 主要主題 / 山水 / 溪澗、湍泉 / 主要主題 / 樹木 / 寒林.枯樹 / 次要主題 / 人物 / 高士(士人、隱士) / 次要主題 / 人物 / 侍從(侍女、童僕) / 童僕 / 次要主題 / 人物 / 行旅 / 次要主題 / 樹木 / 松 / 次要主題 / 建築 / 臺閣 / 次要主題 / 建築 / 寺廟 / 次要主題 / 建築 / 亭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橋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欄杆
技法
工筆 / 皴法 / 斧劈皴 / 苔點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179-180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四冊,頁213-214 / 內容簡介(中文) / 朱德潤(西元一二九四—一三六五年),河南商丘人。字澤民,山水學自郭熙。 這幅畫沒有作者款印。畫中描繪老樹,枝枒崢嶸,坡石與澗水錯綜疊列。秋原上,一人騎馬,後有僕役隨行,遠方樓閣中,有兩人眺望於高台上。雲泉深處,叢林寺宇隱約可見。山石的表現染多於皴,樹梢的筆法類似蟹爪,畫風略有郭熙的遺意。董其昌認為有元人韻味,鑑定為朱德潤的作品。 / 內容簡介(英文) / Chu Te-jun, whose style name was Tse-min, is a native of Shan-chiu, Honan. In his landscapes, he followed Kuo Hsi (ca.1020-ca.1090). Also known for his figure paintings, he was said to have captured the antique style. A stream rushes below an old tree frost-bitten by autumn. A man on horseback with a servant moves across the landscape, while clumps of trees and clouds fill out the scene. In a distant pavilion, two figures appear to be enjoying the view. Deep in the glen, temples are discernible amid trees. In the depiction of mountain rocks, wash is employed instead of texture trokes, and "crab leg" brush strokes are used to line the tree tops. The painting has the style of Kuo Hsi. The landscape is not signed, but Tung Ch'i-ch'ang (1555-1636) has made the attribution.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